陆抑非先生擅长花鸟,工写兼备,尤为擅长兼工带写和没骨法花鸟画。上世纪六十年代后画风大改,吸取大写意之长,由工而放,以雄盖秀,笔墨生辣,色调浓丽。

(陆抑非 2)

0 8

江寒汀擅长描绘各种禽鸟,精于双钩填彩和没骨写生,以老到的笔墨和温雅清丽的色彩自成一格,妙趣迭出的画风更是别开生面,他笔下的百鸟往往形神毕肖、栩栩如生,让人百看不厌。

江寒汀 6

1 5

他曾认真研究历代花鸟画家的技法,上溯宋元诸家,下至明清的陈白阳、徐渭、恽南田、金冬心、八大山人、新罗山人,对双钩填彩、没骨写生,均所擅长。尤对任伯年、虚谷画艺潜心揣摩,系统研究,以致他临摹任伯年、虚谷的作品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在画坛上有“江虚谷”的美誉。

江寒汀 3

1 5

清 马文麟《画鱼藻》⑩册页十开,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马文麟 同治光绪间供职于如意馆。传世画作罕见。此套册页描绘鲫、鲤与各色金鱼悠然栖止水草间,生动和谐的自然情趣。用笔沉稳,并以墨或色层层渲染。金鱼色彩鲜艳,鲫鱼、鲤鱼墨色淡雅,配景水草以没骨法画成,浓淡有致,虚实交替,明丽与清雅兼备

1 4

清 马文麟《画鱼藻》⑤册页十开,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马文麟 同治光绪间供职于如意馆。传世画作罕见。此套册页描绘鲫、鲤与各色金鱼悠然栖止水草间,生动和谐的自然情趣。用笔沉稳,并以墨或色层层渲染。金鱼色彩鲜艳,鲫鱼、鲤鱼墨色淡雅,配景水草以没骨法画成,浓淡有致,虚实交替,明丽与清雅兼备

1 8

清 马文麟《画鱼藻》②册页十开,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马文麟 同治光绪间供职于如意馆。传世画作罕见。此套册页描绘鲫、鲤与各色金鱼悠然栖止水草间,生动和谐的自然情趣。用笔沉稳,并以墨或色层层渲染。金鱼色彩鲜艳,鲫鱼、鲤鱼墨色淡雅,配景水草以没骨法画成,浓淡有致,虚实交替,明丽与清雅兼备

2 5

清 马文麟《画鱼藻》①册页十开,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马文麟 同治光绪间供职于如意馆。传世画作罕见。此套册页描绘鲫、鲤与各色金鱼悠然栖止水草间,生动和谐的自然情趣。用笔沉稳,并以墨或色层层渲染。金鱼色彩鲜艳,鲫鱼、鲤鱼墨色淡雅,配景水草以没骨法画成,浓淡有致,虚实交替,明丽与清雅兼备

3 21

余风谷的花鸟画③,既有大写意、小写意,亦有兼工带写和没骨,他用笔含蓄灵动,墨色清润透泽。
既注重传统而又不失个性,完美的构图里又含有浓浓的玩趣味,能让人感受到中国文人画“书画同源”的魅力。

1 2

余风谷的花鸟画②,既有大写意、小写意,亦有兼工带写和没骨,他用笔含蓄灵动,墨色清润透泽。
既注重传统而又不失个性,完美的构图里又含有浓浓的玩趣味,能让人感受到中国文人画“书画同源”的魅力。

1 4

余风谷的花鸟画①,既有大写意、小写意,亦有兼工带写和没骨,他用笔含蓄灵动,墨色清润透泽。
既注重传统而又不失个性,完美的构图里又含有浓浓的玩趣味,能让人感受到中国文人画“书画同源”的魅力。

0 19

沈周册页,寥寥数笔、幽闲清雅

此《随兴册页》①是沈周消遣时日的戏笔之作。画中花卉以没骨晕染,设色清雅。山水林木用笔简劲苍润,多用淡墨皴擦渲染,有的亦注重用浓墨提醒,属于典型的沈周晚年的绘画风格。

(沈周 书画 52)

1 4

齐白石《大寿多子图》

桃的用色简括大气,自然生动,将齐白石独具的匠心和童趣表露无疑。兰叶上与地上的两只蚱蜢,相对而鸣,似乎在争夺领地。画面右上方的石榴同样以没骨写意法为之,石榴叶子依附枝干自然生长,向下延伸至寿桃一旁,使画面上下联系起来。

(齐白石 139)

0 5

任伯年《风尘三侠图》署款:巳二仁二兄大人同好之教。光绪庚辰(1880)仲春吉日。山阴任颐伯年,甫。
此图与任伯年早期人物画不同,不以工致的钉头鼠尾描勾勒人物,而是以充满写意性的笔线和没骨手法结合,景物描绘亦以写意为主,笔墨虚虚实实,墨色相互融合,刻画随意生动,营造了雪后友人告别的气氛

0 3

写意牡丹欣赏

⑩陆抑非擅长花鸟画,早年多作工笔重彩,取法宋代院体及明代林良、吕纪;中年长于没骨,得力于南田、新罗及海派诸家,艳而不俗,工而不滞;晚年求变,深入青藤、白阳之堂奥,旁及八大、石涛、缶翁,又以书入画,笔墨生辣朴茂,而不失清丽典雅之韵味。

(写意牡丹欣赏 14)

1 2

被美术界誉为“王阔海的新汉画艺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形式、符号,并远承宋梁凯《泼墨仙人图》,中接八大山人,近融张大千诸大家,将中国画的没骨画法推开了一个新的领域。

(王阔海 国画 2)

2 10

王阔海的新汉画艺术经过了王阔海先生五十多年的艺术践行的积淀,结合了古汉画像石刻艺术之精华,兼收并蓄了剪纸、皮影、唐三彩、木板年画、浮雕等姊妹艺术的优长,结合了中国文人没骨画水墨整合成一种现代的水墨样式。

(王阔海 国画 1)

4 34

邹一桂的花鸟作品既有恽寿平的秀逸华美,又有他自己的雅致清丽。在乾隆年间,邹一桂的作品很受皇帝的喜爱。乾隆皇帝还曾经和邹一桂合作了一件作品,由乾隆题诗,邹一桂画花卉,完成一卷《百花图》。邹一桂的作品在没骨的基础上,加入了线条的运用,形成了他自己的艺术风格。

(邹一桂 国画 6)

1 9

はいデッドボール(頭蓋骨陥没骨折)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