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
哎呀媽媽啊~ 我畫完了😂😂😂
背景隨便一下(被揍)
一邊畫還要調色差_(:3」∠ )_
中敦好吃~(´∀`)♡
#文豪ストレイドッグス #中敦 #中島敦 #中原中也 #bsd
《給外國人的台灣觀光飲食指南》系列:
第五十八發~~~「小籠湯包」
一定要配黑醋與薑絲,涼了就不好吃的中華料理。當地人其實自己也不明白為什麼這個東西會變成外國人來台灣必吃的美食第一名,據說就是因為《鼎泰豐》的關係。
特徵是包滿了湯汁又垂又攤平的皮,必須小心挾取。
《給外國人的台灣觀光飲食指南》系列:
第五十三發~~~「肉包」
在超商或永和豆漿就能買到,而無論你在哪邊買的,店家一律都會使用塑膠袋裝。包子皮沾黏塑膠袋破損受潮、口感濕爛…當地人卻從來不求改善,與您感受一樣噁心的口感。
※最失望的時刻是咬到內餡結果沒想像中好吃…
(>H<)=3 看了就酸喵~!
不知道倒點蜂蜜會不會好吃
─────────────
投稿:澄雪
個人:https://t.co/MFhEUCqkHA
想說的話:檸檬什麼的對身體很好的~不來一個嗎(?!
【↓投稿專用表單↓】
https://t.co/nTmvCCcCuq
《給外國人的台灣觀光飲食指南》系列:
第二十九發~~~「大腸包小腸」
原名是糯米腸包香腸,很多料理名稱台灣人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怎麼變成這樣,不需要深究。
最好吃的口味依舊是蔥蒜或九層塔,台中逢甲夜市有店家將各式雜料夾得比香腸本身還多,也是有其愛好者。
《給外國人的台灣觀光飲食指南》系列:
第二十七發~~~「燙青菜」
庶民小吃店必備餐點。通常是大陸妹、地瓜葉、空心菜三種選擇,麻油雞店只有燙高麗菜。
許多店家會在青菜上淋肉燥醬汁,吃燙青菜就知道該店滷肉飯好不好吃。
《給外國人的台灣觀光飲食指南》系列:
第二十五發~~~「紅燒鰻」
小時候看到紅燒鰻罐頭心裡總會想「為什麼蒲燒鰻那麼好吃,紅燒鰻味道就差這麼多?」長大後才知道根本就是不同種類的魚~~
紅燒鰻用的是海鰻,蒲燒鰻使用的才是要去河口捕撈幼苗,光是幼苗就賣很貴的白鰻。欺騙我的感情!!!
《給外國人的台灣觀光飲食指南》系列:
第二十四發~~~「餛飩皮炸年糕」
年節過後處理吃不完的年糕的方法(也有裹粉炸的,但口感不如用餛飩皮包)。在資源匱乏的時代,這算是很好吃的年節甜品了!
※難免會有破或漏餡,造成年糕沾黏在鍋子或碗盤上,不好清洗是最大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