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所で拝見したお写真に(絵描きの)食指を動かしてしまいました素敵なお写真有難うございます

0 14

給外國人的台灣觀光飲食指南》系列:

第一百三十發~~~「烤番薯」

也叫「烤地瓜」,常見於街頭巷尾的攤車,現在在超商也能買到。
地瓜在西方入菜歷史久遠,老外會比較訝異為什麼地瓜在台灣只單獨烤來吃?
如今烤地瓜已成台灣特色傳統小吃,來台灣可以品嚐看看蜜地瓜或紅心地瓜!

5 11

《給外國人的台灣觀光飲食指南》系列:

第一百二十九發~~~「甘草芭樂」

芭樂是一種在台灣非常普遍的脆硬扎實爽朗型水果,夜市的水果攤會販售以甘草粉醃漬的芭樂,或是以梅粉調味,這兩者能讓原本甜度不高的芭樂變成可口的水果。
在台灣很多水果都會加梅粉調味,來台灣遊玩別忘了體驗看看!

4 16

とりあえずオンリーショップ見てたけど一ミリも食指が動かなかった

0 0

《給外國人的台灣觀光飲食指南》系列:

第一百二十七發~~~「豬腳麵線」

滷豬腳加上麵線,吃完手黏黏的。老一輩當地人在生日與壓驚(大災或大病或出獄後)有吃豬腳麵線的習俗,現於豬腳專賣店或是壽宴上還是能吃到。
外國朋友想品嚐豬腳的話,請在寫著「豬腳飯」、「腿庫飯」的地方就能找到。

2 14

《給外國人的台灣觀光飲食指南》系列:

第一百二十二發~~~「甘蔗汁」

遠在荷蘭人殖民時期,台灣就已開始大量種植甘蔗,製糖更是日治時期台灣最大產業。
以前夜市裡都有販售甘蔗汁的攤販,如今已逐漸式微。可以生食的紅甘蔗由於榨汁前要先削皮太麻煩,攤商都改以使用不須削皮的白甘蔗為主了。

7 20

《給外國人的台灣觀光飲食指南》系列:

第一百一十九發~~~「粉粿 涼糕」

原料都是蕃薯粉,台灣古早點心,現今仍可在傳統市場、剉冰店(粉粿)、超市(涼糕)…買到。粉粿的黃是煮黃梔子而成、涼糕又叫香蕉飴是因為加了香蕉油,加黑糖就叫黑糖涼糕。
※簡單區分~~乾的叫涼糕,濕的叫粉粿。

12 26

《給外國人的台灣觀光飲食指南》系列:

第一百一十八發~~~「燙魷魚」

台灣古早小吃之一,魷魚燙熟後沾店家特調的五味醬。
和花枝不同,難吃的魷魚會糟糕到像吃橡皮玩具一樣完全沒味道,但若吃到好吃的店家~~那真是好吃到難以忘懷!沾醬更是燙魷魚的生命,除非當地熟人帶路否則不推薦嘗試。

2 13

《給外國人的台灣觀光飲食指南》系列:

第一百一十六發~~~「紹興醉蝦」

蝦燙熟後丟入紹興酒與枸杞等中藥材中入味冰鎮,是唯一冷盤的傳統蝦料理。當地在喜宴上或中式餐廳以及部分熱炒店能吃到。鮮甜甘美,吃完香味久久不去、唇齒留香!來台灣遊玩絕對建議品嚐!
※同樣作法還有醉雞。

3 15

《給外國人的台灣觀光飲食指南》系列:

第一百一十五發~~~「川燙白蝦」

新鮮白蝦水煮後佐醬油與不自然的鮮綠色芥末,常見於一般熱炒店。

西方人與日本人都有冷食文化,蝦螃皆有預先煮熟做冷盤的習慣。但台灣人不同,由於無論後期加工或是衛生上都信不過自己人,所以偏好活蝦活蟹現煮現吃。

2 14

《給外國人的台灣觀光飲食指南》系列:

第一百一十四發~~~「水煎包」

也有叫生煎包,就是用煎的包子,能同時享受包子跟煎餃的口感,來台灣肯定要品嚐看看!
有人堅持生煎包跟水煎包是不同的東西,但這裡是台灣,什麼東西到最後都會混淆的,就像滷肉飯與魯肉飯與肉燥飯與控肉飯一樣。

5 14

《給外國人的台灣觀光飲食指南》系列:

第一百一十三發~~~「胡椒餅」

由來眾說紛紜,總之現在是台灣小吃之一。在各大夜市都有攤家販售,與水煎包互別苗頭,有如粗工與肥宅的差別。各家口味喜好差異大,但都有一定的死忠客群。

4 17

艦これですかあ…以前一度だけ愛宕を描きましたがそれっきりですね…なんか食指が動かないというか、あんまり艦これ詳しくないので!

0 1

《給外國人的台灣觀光飲食指南》系列:

第一百一十一發~~~「苦瓜排骨湯」

當地人自己可能也沒發覺到,聽到「苦瓜排骨湯」一詞,腦中出現的苦瓜是白色的就只有台灣人。白玉苦瓜對老外來說根本是神秘的東方食物(甚至打成果汁喝!?WTF)
都特地來到台灣,不喝一碗白苦瓜排骨湯不就白來了。

3 16

《給外國人的台灣觀光飲食指南》系列:

第一百一十發~~~「鹹蛋苦瓜」

苦瓜與鹹鴨蛋拌炒而成,吃起來口感沙沙的。鹹蛋苦瓜是道地台灣客家菜,據說苦瓜具有控制血糖的效果…但相較於綠色的苦瓜,台灣人更熟悉的是白色的白玉苦瓜,常見於燉滷的蔭豉滷苦瓜、或煮湯。
來台灣旅遊別忘了品嚐看看!

3 8

《給外國人的台灣觀光飲食指南》系列:

第一百零九發~~~「鳳梨蝦球」

炸蝦球襯鳳梨淋上美乃滋,當地通常是在喜宴上或中式餐廳都會吃到。
西方料理的主味是酸味,所以中式料理像是糖醋排骨、左宗棠雞,以及鳳梨蝦球老外都很喜歡;但是中式料理的主味是鹹味,所以當地人對鳳梨的喜好差異很大。

6 13

《給外國人的台灣觀光飲食指南》系列:

第一百零八發~~~「炒山蘇」

山蘇是一種蕨類植物,炒山蘇是台灣熱炒店常見菜色之一,通常會佐以蒜頭、辣椒、小魚乾,或破布子拌炒。
※特別要留心破布子(樹子)這種台灣料理常見佐料,除了雞骨魚骨之外,咬到破布子應該是造成當地人牙齒損傷的第三名。

5 14

《給外國人的台灣觀光飲食指南》系列:

第一百零七發~~~「菜脯蛋」

「菜脯」就是醃製過的蘿蔔乾,傳統台灣家常料理第一名,幾乎每個人都是在吃菜脯蛋中長大的。菜脯在台灣料理中出現相當廣泛,從飯糰、肉粽、碗粿…都有使用。
※直至今日,菜脯還是有防腐劑過量或是衛生上的疑慮,建議少吃。

6 14

《給外國人的台灣觀光飲食指南》系列:

第一百零六發~~~「甜不辣」

道地台灣傳統小吃,甜不辣名稱是來自日文「天ぷら」、黑輪則是「おでん」轉台語發音。
甜不辣與黑輪在台灣都是指炸過的不規則狀魚漿製品,當地超商、夜市、小吃店,及超市都有供應中,也是台灣人火鍋烤肉常見食材。

3 6

【今日のガルパンラクガキ】☆秋山優花里生誕祭絵☆ オイラ基準の「盛っていいコ」は積極的に描いているのだが、該当しないコは以前ほど食指が動かずちょっと寂しい。#ガルパン

18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