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菊
黄菊花残白菊花
孟冬风日亦云佳
晚来忽有寻诗兴
送尽投林万点鸦
咏冬之诗有梅,有菊,有竹,有雪。古人的冬天其实最爱火,有了火也有了咏动的心情。
现在的人又有多少改变呢~供暖不足,诗难有韵。
https://t.co/k6hInOpjPr

缪谷英、谢公展、吴树本三位国画大师,享誉画坛的“海上三菊”,菊中圣手

0 15

似与不似,主要是指绘画时要能抓住对象的特点和神韵,这些特征和神韵,仍然是基于现实物象的真实特征,而不能违背事物本身的自然规则。因此,传统绘画是不能用现实的眼光去审视和欣赏,因为一旦去穷究其合理性,必然就是错漏百出不堪推敲。

(齐白石 国画 20)

6 15

齐白石有句论画名言叫做“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意思是指传统的写意绘画妙就妙在看上去像、又看上去不像,能让人看懂画的是什么物象,细细观察却又会发现与现实相距颇大。这也是很多画家所追求的,只要能画出神韵来,也就不需要死磕那些细节,这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境界
(齐白石 国画 19)

6 11

林德坤:字蒋易,1969年生、河南省郑州市人,现居北京。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南分会会员

林德坤 云卷千峰色泉和万籁声
林德坤 春山多胜事

(林德坤 国画 1)

5 27

《黄山图册》(5)

另十开画作连同唐允甲、查士标题跋分装一册,是故宫博物院于同一年由宝古斋以九百元收购而得,至此,弘仁《黄山图册》六十开得以合璧。侯宝璋教授所捐赠的六册装帧形式一致,为织锦面夹板,夹板上有题签。而购自宝古斋的一册为楠木夹板,夹板上题签空白

(弘仁 国画 13)

3 10

《黄山图册》(4)

1963年,故宫博物院专门举办了“侯宝璋捐献陶瓷书画展”,以表彰侯宝璋先生的爱国情怀和为文物回归作出的贡献。这六册五十开的《黄山图册》装帧形式相同,内还附有香港大学的便签纸,纸上有侯宝璋教授对画册页数的统计。

(弘仁 国画 12)

1 5

《黄山图册》(3)

这套图册共为七册六十开,两次通过不同方式入藏。其中有五十开画作分装五册,六人题跋(萧云从、杨自发、汪滋穗、饶景、汪家珍、程邃)分装一册,此六册曾遗失海外,被香港大学医学院院长侯宝璋教授购得,后于 64年捐赠给国家,后被分拨到故宫

(弘仁 国画 11)

1 4

《黄山图册》(2)册页为写生作品,笔法依旧来自于宋元诸家,取景更为清新,有倪云林绘画遗风,加之他苍劲整洁的笔墨,让画面为之一新,同时他擅长使用折带皴,以干笔的皴擦,让画面苍茫厚重,他更是在黄山武夷山这些自然风光中吸取了大量的营养,正所谓的是中得心源外师造化

(弘仁 国画 10)

0 4

《黄山图册》(1),是弘仁在黄山写生纪游作品,内容丰富,题跋众多。
画中自带几分禅意,他的画笔法清逸取意高洁,用绘画参禅悟道,他尤其喜欢画黄山,他也成为了新安画派的重要创始人之一。

(弘仁 国画 9)

0 4

26岁时,钱维城便一举成为了当年科举考试的状元。自此以后,钱维城的官越做越大,成为了乾隆身边最重要的大臣之一。

(钱维城 国画 21)

0 3

自幼喜画,初从族祖母陈书学画,作写意折枝花果。后转学山水,经董邦达指授,遂变画法,以干笔勾勒,重视烘染,于是笔墨浑然一体。又能作界画,名盛于世。供奉内廷,为画苑领袖

花卉册页十二开之十 
款识:雅淡风情绰约姿,侍花王必尔为宜。扬州闻说种称上。惜未曾逢烂漫时(钱维城 国画 10)

2 9

钱维城是优秀的官员,在刑部侍郎任上提出《大清律例》的漏洞,查审贪墨、平定暴乱。不过这些被记录下来的功绩都不及他作为乾隆朝重要的词臣画家所创造的艺术成就为后人所熟知

卉册页(5/12)
款识:芳园风物正馨熏,笑买蔷薇独出群。裛露掇英如灌手,不知谁称读其文

(钱维城 国画 5)

1 7

山水册之十六

这是他根据朋友描述来创作的一件黄山巨石倒卧、泉潭涧流图。笔墨浑厚,颇有意趣,细看则森然有序。

题记:人自黄山来,言其状,谓情理倶无。余不禁肢痒。若知老之迅速如此,则得买草鞋踏遍了也…
这最能体现髡残豪爽刚猛的性格。

(髡残 国画 18)

0 2

此画册是1950年齐白石90岁时所画。白石老人晚年的花卉册页,与他中年的册页对比,在写意的功夫上更加老辣,传神到位,画题的寓意也更加丰富,本套册页十开,取其意为十全十美,每一开都有寓意。

(齐白石 国画 16)

0 7

工人物、花卉、翎毛。写意画,苍莽间率,笔意奔放,极具高致。工细画,形神必肖,栩然若生。画格有两种,一为写意类,则苍莽简率,笔意奔放,一为工致类,形神毕肖。

(金梦石 国画 2)

0 4

金梦石(1869—1952左右)名龢,字梦石,以字行,江苏吴县人(又说为浙江人)。
清末民初书画家,上海书画研究会会员,海上画派代表之一,1910年上海成立“海上书画研究会”,金梦石为其中成员。

(金梦石 国画 1)

3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