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万里图》(4)
一眼望去,山腰处有白云带,山土石呈红色,峭壁屏列,绵延不断;近处水势湍急,细节处有“孤帆远影”,随急流而逝,令人心悸;两岸高山凌江夹峙、雄峰连绵,略无阙处,当惊世界殊,果真是“夔门天下雄”
⑥夔门雄峰
(施云翔 国画 11)

3 9

《长江万里图》(3)
最后经湖北、武汉、直至东海长江出口,新《长江万里图》展现的长江风光,意在表达时代新风貌和壮丽河山的盛世景象
④奉节新城⑤白帝朝晖
(施云翔 国画 10)

3 7

清代 石涛 山水册页 (4/5)
22.9x18cm 天津博物馆藏

(石涛 国画 34)

1 10

清代 石涛 山水册页 (3/5)
22.9x18cm 天津博物馆藏

(石涛 国画 33)

2 13

清代 石涛 山水册页 (1/5)
22.9x18cm 天津博物馆藏

(石涛 国画 31)

3 13

吴昌硕 写意花卉欣赏
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吴昌硕 国画 6)

4 16

吴昌硕 写意花卉欣赏
吴昌硕写意花卉最大的特点就是金石入画, 艳而不俗
吴昌硕受徐渭和八大山人影响较大,由于他书法、篆刻功底深厚,他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及章法、体势融入绘画,形成了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他自己说:“我平生得力之处在于能以作书之法作画。”
(吴昌硕 国画 1)

13 60

陈洪绶 《童子礼佛图》(2)
最上方的男孩身穿素色短衫,下着长裤,头戴赤色抹额,脚上所穿的云头鞋与一般素面鞋不同,上面点缀着一些特色纹样。跪踞塔前,左手扶塔身,右手握小刷,准备清扫瓦塔,而头转过看着跪拜佛像的童子露出的臀部,露出惊讶的表情😄
(陈洪绶 国画 21)

3 12

陈洪绶人物画风格简析(2/3)
明朝的覆灭和恩师的死极大地震撼了陈洪绶,也极大地改变了他的艺术风格。明亡后,陈洪绶削发为僧,号“老迟”“悔迟”,笔下的人物,不仅保留了那种与流俗不相同的丰肥,神态也变得不同寻常,常常带着一股孤傲的气质。
(陈洪绶 国画 18)

2 11

陈洪绶 《人物山水花鸟册页》2/3
(陈洪绶 国画 8)

5 19

黄居寀(cǎi)《花卉写生图册》3/5
入宋仍任翰林待诏,尤得太宗看重,授光禄丞,委以搜访名画,鉴定品目,一时侪辈莫不敛袵
(黄居寀 国画 3)

0 5

黄居寀(cǎi)《花卉写生图册》1/5
黄居寀(933—993)(五代)字伯鸾,五代十国名画家黄筌季子。擅绘花竹禽鸟,精于勾勒,用笔劲挺工稳,填彩浓厚华丽
(黄居寀 国画 1)

8 46

题款
藤花才放雨丝丝,人到春深睡夜迟.
半丁老人,丙申八十有一
紫藤一屏,整幅画面布局上紧下松,枝干纵横交错,乱中有序,花青点叶,浓墨勾脉,层次分明,几簇没骨紫藤花束穿插其中,尽得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之势,紫藤繁盛,紫气东来的美好寓意跃然纸上
3/5(陈半丁 国画 3)

5 14

国画里的瓜果蔬菜,原来有如此美好的寓意
点击链接打开查看全文:https://t.co/iEVF3vOi1d

0 2

汪采白(1887年-1940年),名孔祁,字采白,一字采伯,号澹庵,别号洗桐居士,歙县西溪人,毕业于两江师范学堂,曾为忠义局编纂,有“江南大儒”之称
(汪采白 国画 4)

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