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儒(1896年~1963年)原名爱新觉罗·溥儒,初字仲衡,改字心畲,自号羲皇上人﹑西山逸士。其堂弟溥仪继位为皇帝。溥儒自幼饱学,稍长专心研究文学艺术,画工山水、兼擅人物、花卉及书法,与张大千有“南张北溥”之誉,又与吴湖帆并称“南吴北溥”。为诗、书、画三绝的大家。

2 12

我既不会书法也没有文化,题字纯粹是为了画面要求,没什么含义请勿深究🌚
(personal project)

0 3

何海霞(1908—1998),现代著名国画家、书法家。何海霞擅山水画,他的山水画成熟于1950年代,在水墨、青绿、界画等诸多领域均有很高的建树,他的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师法自然,融通中外,面貌多样

何海霞 26

雨后青山图

1 8

大写意,更倾向于以水墨画法表现画家的主观感情。较为豪放,用笔狂放,作画时注重用线的书法味和墨色的多变性,首重趣味。
小写意,更倾向于水墨画法写物象之实。介於写意与工笔之间,即半工半写,更加注重于局部的刻画。

0 0


“指挥官,新年快乐…这身衣服还是有些紧的…”
“姐姐们贴在一起,是不是让弟弟已经受不了了呢?在吃年夜饭之前?不如先吃姐姐们呢?”
“指挥官…可以在我们两个身上写书法…不要这样直接就把胖次给揪散开啦!下面都走光了!”
“指挥官~❤️先从我们的双手插进去~❤️”

36 222

“天惊地怪见落笔,巷语街谈总入诗”。这是当年八十高龄的艺术大师吴昌硕先生,在发现潘天寿先生这位“年仅弱冠才斗量”的奇才时,写给他的一副对子。潘天寿的画不仅趣奇、意奇、格奇、笔奇,而且用墨、用色、用印以及书法、落款也都是非常奇特

(潘天寿 国画 6)

4 11


If this reaches anyone who knows Chinese and would be willing to help be learn better or has tips, feel free to message!
.

0 0

【70年代的传奇国画作品(高清彩色版)首次见光】最近北京荣宝斋展和上海嘉禾展将展销恩师的重要作品|特别是杭州西泠印社五老之一/责任编辑郁重今(1928-2029)先生将程十发送给他的作品装裱成28开大幅中国传统精美画册(册页)集人物山水书法花鸟之大成[作揖]|真是活久见!【1/2】

2 10

【70年代的传奇国画作品(高清彩色版)首次见光】最近北京荣宝斋展和上海嘉禾展将展销恩师的重要作品|特别是杭州西泠印社五老之一/责任编辑郁重今(1928-2029)先生将程十发送给他的作品装裱成28开大幅中国传统精美画册(册页)集人物山水书法花鸟之大成[作揖]|真是活久见!【2/2】

0 3

芭蕉たちは黒羽到着3日目に をします。
芭蕉の〈禅の師〉仏頂が修行していた雲巌寺やその周辺の見物が目的でした。

これは「奥の細道」にも描かれ(表記は「雲岸寺」)
とても賑やかだった為、片道12km程(私の推定)でもあっと言う間に到着したようです。

6 210

写意牡丹欣赏

⑤吴昌硕

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吴昌硕晚年较多画牡丹,以鲜艳的胭脂红设色,含有较多水分,再以茂密的枝叶相衬,生气蓬勃。

(写意牡丹欣赏 9)

2 6

写意牡丹欣赏

⑤吴昌硕

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吴昌硕晚年较多画牡丹,以鲜艳的胭脂红设色,含有较多水分,再以茂密的枝叶相衬,生气蓬勃。

(写意牡丹欣赏 8)

2 6

写意牡丹欣赏

⑤吴昌硕

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吴昌硕晚年较多画牡丹,以鲜艳的胭脂红设色,含有较多水分,再以茂密的枝叶相衬,生气蓬勃。

(写意牡丹欣赏 7)

1 2

写意牡丹欣赏

⑤吴昌硕

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吴昌硕晚年较多画牡丹,以鲜艳的胭脂红设色,含有较多水分,再以茂密的枝叶相衬,生气蓬勃。

(写意牡丹欣赏 6)

1 2

写意牡丹欣赏

⑤吴昌硕
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吴昌硕晚年较多画牡丹,以鲜艳的胭脂红设色,含有较多水分,再以茂密的枝叶相衬,生气蓬勃。

(写意牡丹欣赏 5)

1 3

你这贤字笔划少了,书法切忌自己少了笔划或多添了笔划,否则就是错字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