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外國人的台灣觀光飲食指南》系列:

第十二發~~~「藥燉排骨」

從名稱就能知道跟中藥有關,特別注意事項:
※討厭肉桂味的可以直接跳過。
※這是一道使用豬排骨切剩的支骨廢物利用而發展出的料理,因此幾乎沒肉,吃完等於沒吃!只是啃骨喝湯讓台灣人滿足對中藥材的癮頭而已。

12 20

《給外國人的台灣觀光飲食指南》系列:

第十一發~~~「鹹酥雞」

台灣著名小吃,當地人宵夜首選!你問100個台灣人宵夜想吃什麼,有90個會回你鹹酥雞,另外10個說隨便。以前最後一定會用九層塔爆香,目前則是蔥蒜較為流行。

※每一家都號稱自己最正統最好吃、油都有天天換,聽聽就好。

42 58

《給外國人的台灣觀光飲食指南》系列:

第十發~~~真正的台灣特有料理「虱目魚肚」

注意!如果沒有拿到"嘴挑魚刺"甲級證照請千萬別挑戰虱目魚本身,這是世界上魚刺最多的食用魚,沒有之一!!!
虱目魚很多刺,但處理過的虱目魚肚卻沒有魚刺了,請安心享用。

※咬到樹子也會造成牙齒崩壞

14 25

《給外國人的台灣觀光飲食指南》系列:

第九發~~~台灣著名庶民美食「麻油雞」
與牛肉麵同樣情況,台灣人只要聞到麻油和薑的味道就會自動聯想到麻油雞這道料理。由於對薑的既定印象太深,導致許多人對薑汁汽水或薑餅人都無法接受。
此種現象為「飲食文化的第一印象效應」。

※一樣要小心碎骨

13 19

《給外國人的台灣觀光飲食指南》系列:

第八發~~~台灣著名庶民美食「牛肉麵」

特別注意-台灣的牛肉麵是一款以包含八角在內複合中藥材來熬製湯底的麵食。當地人因為已經太習慣這種味道,並不覺得這是一碗充滿藥材味的料理。甚至覺得牛肉本身應該就是這味道,聞到這味道大腦就直覺聯想到牛肉!

32 38

因為某種無法忍受的原因開始的《給外國人的台灣觀光飲食指南》系列:

第二發~~~當地庶民不知從何時開始,早餐除了吐司夾蛋之外,最常吃是一種叫做「蛋餅」的沾黏半透明麵皮食物。一樣基本上難遇到好吃的,但如果想了解台灣人日常早餐可以體驗看看喔!

21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