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
任伯年最美十五幅墨骨花鸟画③
他的笔墨洒脱传神,简逸放纵,设色明净淡雅,格调欢快温馨,由于他注重观察,因此他笔下的花鸟,造型准确,田园瓜豆,真实可爱,充满生机。
任伯年《枇杷猫雀图》1884年 136.5×32.9厘米
他能把牛的形状、比例、动态掌握得恰到好处,更能把牛的朴实无华的性格和充满泥土味的特色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他画的牛多一笔嫌碎,少一笔不够,这就是他多年修炼艺术的结果
(李可染 国画 31)
李可染在《自传提纲》中说,他在一九四二年居住在重庆金刚坡下农民家里之时,“开始画水墨山水和水牛”。
“我的一间住房就在牛棚隔壁,那里一只大青牛,我清早起床刷牙,便看见它,晚上它喘气、吃草、蹭痒、啃蹄,我都听得清清楚楚。”
(李可染 国画 28)
从山头树木的逆光,回光反照的折光,到幽深峡谷中的瀑布,以及“黑中透亮”的溪水,都有成功的独创。五代人、宋元人偶然有过一些尝试,清代有的画家和近代的黄宾虹在这方面也都有过探索,但由于时代的局限,他们仍不能越过旧时代文人画的范畴。
(李可染 国画 25)
李可染的山水画革新,是多方面的:题材新,意境新,笔墨新。特别是他对“光”的探索。中国的传统绘画是并不强调光的,而他却从伦勃朗到印象派,把西洋绘画对于光的处理的经验,小心谨慎地引入中国山水画。
(李可染 国画 24)
李可染的山水画将光引入画面,尤其善于通过积墨的手法表现山林晨夕间的逆光效果,使作品具有一种朦胧迷茫、流光徘徊的特色,形成了其作品的独特风格
图一:高岩晨岚 1982年作
图二:千岩万壑 1982年作
(李可染 国画 23)
李可染的山水画将光引入画面,尤其善于通过积墨的手法表现山林晨夕间的逆光效果,使作品具有一种朦胧迷茫、流光徘徊的特色,形成了其作品的独特风格
图一:雨后斜阳图
图二:漓江边上 1979年作
(李可染 国画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