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
《給外國人的台灣觀光飲食指南》系列:
第一百一十發~~~「鹹蛋苦瓜」
苦瓜與鹹鴨蛋拌炒而成,吃起來口感沙沙的。鹹蛋苦瓜是道地台灣客家菜,據說苦瓜具有控制血糖的效果…但相較於綠色的苦瓜,台灣人更熟悉的是白色的白玉苦瓜,常見於燉滷的蔭豉滷苦瓜、或煮湯。
來台灣旅遊別忘了品嚐看看!
《給外國人的台灣觀光飲食指南》系列:
第一百零九發~~~「鳳梨蝦球」
炸蝦球襯鳳梨淋上美乃滋,當地通常是在喜宴上或中式餐廳都會吃到。
西方料理的主味是酸味,所以中式料理像是糖醋排骨、左宗棠雞,以及鳳梨蝦球老外都很喜歡;但是中式料理的主味是鹹味,所以當地人對鳳梨的喜好差異很大。
《給外國人的台灣觀光飲食指南》系列:
第一百零八發~~~「炒山蘇」
山蘇是一種蕨類植物,炒山蘇是台灣熱炒店常見菜色之一,通常會佐以蒜頭、辣椒、小魚乾,或破布子拌炒。
※特別要留心破布子(樹子)這種台灣料理常見佐料,除了雞骨魚骨之外,咬到破布子應該是造成當地人牙齒損傷的第三名。
《給外國人的台灣觀光飲食指南》系列:
第一百零七發~~~「菜脯蛋」
「菜脯」就是醃製過的蘿蔔乾,傳統台灣家常料理第一名,幾乎每個人都是在吃菜脯蛋中長大的。菜脯在台灣料理中出現相當廣泛,從飯糰、肉粽、碗粿…都有使用。
※直至今日,菜脯還是有防腐劑過量或是衛生上的疑慮,建議少吃。
《給外國人的台灣觀光飲食指南》系列:
第一百零六發~~~「甜不辣」
道地台灣傳統小吃,甜不辣名稱是來自日文「天ぷら」、黑輪則是「おでん」轉台語發音。
甜不辣與黑輪在台灣都是指炸過的不規則狀魚漿製品,當地超商、夜市、小吃店,及超市都有供應中,也是台灣人火鍋烤肉常見食材。
《給外國人的台灣觀光飲食指南》系列:
第一百零五發~~~「燒酒螺」
台灣傳統小吃之一,名列當地人長大後反而不敢吃的食物第一名。食用方式是直接用嘴吸食螺肉,但其實都在吸醬汁,吸完只有空虛感和滿嘴螺前面的那片殼。
由於衛生疑慮,現在食用的人已經很少,僅剩部分海港市場及夜市有販售。
《給外國人的台灣觀光飲食指南》系列:
第一百零四發~~~「油飯」
糯米加其他配料及油混合而成。台灣人小孩滿月及喜宴都會吃油飯、夜市也有販售油飯。如果說北部粽是3D油飯,那筒仔米糕就是罐頭油飯、竹筒飯就是油飯棒。
來台灣旅遊上述所說的小吃只要吃其中一種就夠了,因為一樣都是油飯。
《給外國人的台灣觀光飲食指南》系列:
第一百零一發~~~「筍乾」
台灣傳統稀飯早餐的配菜之一,超商就能買到罐頭,在小吃店與便當店也都很常見。
在日本拉麵於大街上普遍之前,台灣人對筍乾的印象就是整坨的滷筍絲。直至今日,當地人還不是那麼適應只放個兩三片筍乾意思一下的拉麵。
《給外國人的台灣觀光飲食指南》系列:
第一百發~~~「豆腐乳」
豆腐發酵醃漬而成,台灣傳統稀飯早餐的配菜之一,超商就能買到罐頭。其他台灣料理中幾乎都不會使用,但是當地老一輩吃稀飯一定要配豆腐乳。
※這是每次只用筷子刮一小塊吃的食物,千萬不要當成是臭豆腐一口吃整塊,會死人的。
《給外國人的台灣觀光飲食指南》系列:
第九十八發~~~「四神湯」
四神是指四種中藥 - 淮山(山藥)、蓮子、芡實(也是類似蓮子的東西)、茯苓(看似樹根實為菌類),再加上豬腸燉煮的湯品,除了四神之外幾乎都會再加上大量薏仁。
四神湯是舊時代庶民的補品,現在在各大夜市依舊十分常見!